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經略海洋、造福鹽城始終是鹽城人民千百年來的夢想和追求。鹽城作為江蘇沿海大市、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擁有全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灘涂資源、最廣的海域面積,發展潛力巨大,發展機遇無限。為策應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海洋強市的決策部署,鹽城人大將海洋經濟促進立法作為全年工作重點,加強統籌謀劃,深入調查研究,健全體制機制,努力以法治方式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鹽城市海洋經濟促進條例》作為全國首部設區的市級海洋經濟地方性法規,由2024年10月23日鹽城市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經2024年11月28日江蘇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4年10月23日,鹽城市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鹽城市海洋經濟促進條例》。
深耕海洋產業“主賽道”
遠景能源全國首臺“碳中和”海上大兆瓦風機并網,中海油鹽城“綠能港”建成我國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一批批重大項目落戶投產,處處洋溢著海洋經濟發展的蓬勃活力?!鞍l展海洋經濟,核心是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鹽城市委書記周斌在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強調。為此,《條例》明確提出,統籌沿海、近海、遠海、深海各類產業發展,構建陸海資源統籌開發、產業協同發展的海洋經濟總體布局,對沿海縣(市、區)、內陸縣(區)、中心城區發展方向和產業定位進行細化,推進海洋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中海油鹽城“綠能港”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
構建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是鹽城推動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關鍵抓手。立法起草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各縣(市、區)詳細了解海洋產業發展情況,學習借鑒廈門、青島等地經驗做法,揚優勢、補短板,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海洋新能源、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海洋旅游等九大產業,加快培育以海洋新能源為重點的海洋產業特色園區,打造海洋產業集聚高地。
鹽城作為全國唯一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國際濕地城市”兩張國際名片的生態城市,許多游客慕名而來,看鶴舞、聽鹿鳴,感受濕地、探秘世遺……為做好做足海洋旅游文章,《條例》提出放大世界自然遺產和國際濕地城市品牌效應,挖掘濕地旅游資源,開發特色旅游線路和產品,加快發展“康養+旅游”、“漁業+旅游”、“海上風電+旅游”等多產業融合業態,全力打造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激發科技創新“新動能”
經略海洋,必須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拔覀児驹诖筘S投資建設金風科技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圍繞塔架、葉片等關鍵零部件開展研發,目前,為全國市場提供了近25%的風電機組,為全球市場提供了超過11%的風電機組, 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入選2022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甭犃私痫L科技集團總工程師翟恩地的介紹,更加堅定了立法起草調研組以海洋科技創新引領海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信心?!稐l例》明確提出構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海洋產業創新體系,對海洋科技型企業培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發展海洋職業教育等作出相應規定,進一步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在大豐建成國內風電行業唯一的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其中,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入選2022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我們取得的科技成果,對全市海洋產業支撐力度還不夠,一定要加強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市人大代表周俊建議。《條例》不僅明確政府加大海洋經濟研發投入,建立專業化涉海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和技術孵化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還提出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獨立或者合作建設海洋科技研發中心、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和試驗論證,推動海上風電制氫、海洋生物醫藥原料開發等關鍵技術突破,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
2024年8月21日,立法起草調研組專程赴濱??h召開立法座談會,充分聽取有關部門單位、群眾代表意見建議,一條“以數字經濟驅動海洋經濟發展”的建議引起了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可。于是,“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海洋數字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鼓勵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海洋領域的應用,推進海洋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金點子”被寫入了《條例》,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走好綠色低碳“新路徑”
綠色是鹽城的鮮明底色。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是實現江蘇省委賦予鹽城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目標定位的“破題之鑰”。《條例》明確提出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從海洋綠色低碳產業培育、建立海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方面設計相應制度,在零碳產業園、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海洋碳匯交易等領域先行先試,促進新興技術和綠色低碳產業融合發展。
▲鹽城黃海濕地遺產地生態修復案例入選“生物多樣性100+全球特別推薦案例”。
勺嘴鷸、麋鹿、丹頂鶴,是鹽城濕地“吉祥三寶”,良好的生態資源成就了鹽城海濱的“詩與遠方”,令無數人心向往之?!氨Wo海洋生態環境是確保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海洋生態底線要牢牢守住?!丙}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王榮提出明確要求。《條例》從推動海洋經濟與海洋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角度,對依法規范海域、灘涂、濕地、海岸線等自然資源的開發時序和強度、健全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制度、加強陸源以及海上污染管控等方面作出規定,引導海洋產業優化布局和融合發展,促進海洋空間合理開發利用。
近年來,海洋生態環境日益嚴峻,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稐l例》要求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海洋知識宣傳,提高全民海洋意識,引導全社會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同時,支持社會組織、個人開展海洋生態保護研究和公益活動,鼓勵以市場化方式保護修復海洋生態,努力構建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環境。
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
2023年,鹽城成功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鹽城共識》入選“一帶一路”多邊合作成果清單,這是鹽城持續拓展藍色經濟“國際朋友圈”的一個縮影。為此,《條例》要求擴大全球濱海論壇品牌影響,鼓勵和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國際和區域涉海洋領域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合作、經貿往來,促進海洋產業嵌入長三角城市海洋經濟產業鏈、創新鏈和供給鏈,構建高水平開放型海洋經濟體系。
▲2023年,鹽城成功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
港口是深化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路徑,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據鹽城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正雄介紹,目前,鹽城港“一港四區”全部建成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擁有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24個,2023年貨物吞吐量躋身全國沿海港口20強。為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條例》積極策應“水運江蘇”建設,加快構建公鐵水、江海河等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提升港口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資源綜合利用效益,助力打造長三角河海聯動示范區。
海洋人才是發展海洋事業、塑造城市海洋競爭力的第一資源。近年來,鹽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人才引進和培養,深入實施“黃海明珠人才計劃”,加強與國際國內海洋經濟人才的交流合作,吸引和集聚了一批涉海領軍人才團隊。為此,《條例》對培養和引進高層次海洋人才和團隊作出專門規定,完善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落實住房、落戶、醫療、教育等保障政策,為海洋經濟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加優質的成長環境。
▲2024年1-11月份,悅達起亞汽車出口銷量達15.38萬臺,同比增長105%。
揚帆蔚藍,勇立潮頭。當下的鹽城,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優勢疊加、機遇無限,隨著《條例》的施行,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畫卷必將徐徐展開,也將為建成全省海洋經濟的重要支撐、全國沿海地區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高地作出更大貢獻。
(來 源丨鹽城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